0912-3384111
首页>集团新闻

放心投资加快发展合作共赢

发布时间:2014-09-05 16:07:06 编辑:行政人力部 来源:本站 阅读:1475
——2014年榆林市重点招商产业推介

编者按 

  榆林是一个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富的资源型城市。1998年,国家正式批准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十多年来,榆林凭借富集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能化产品市场持续活跃的历史机遇,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经济增长的第二极。 

  去年以来,受国际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榆林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给榆林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机遇。为此,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创新引领,主动转型,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战略,致力于走一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之路,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

              现代煤化工产业 

榆林平均每平方米地下蕴藏着6吨煤,预测储量280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5,探明储量1460亿吨,居世界七大煤田之首。煤炭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2013年,全市原煤产量达3.39亿吨,约占全省产量的70%,占全国的9.2%。 

今后一个时期,榆林将突出“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约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模式,大力发展煤焦化、煤液化和煤气化,使煤田转化为油田、煤田转化为气田,推动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一)煤焦化产业 

煤焦化是榆林特色产业,煤干馏形成煤气、焦油和兰炭。2013年,榆林兰炭产量达2237万吨,已经形成全国兰炭生产基地。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指出,煤焦化是第三条煤制油路径,要鼓励发展、大力发展。 

从市场空间分析,兰炭工艺市场前景广阔,生产的煤焦油、煤气可大幅度降低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兰炭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最近,榆林神木三江公司开展了兰炭替代原煤缓解和治理雾霾的课题研究,得出榆林兰炭燃烧指标和排放指标均优于其它煤种指标。因此,应在巩固传统电石、铁合金、化肥等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钢铁冶炼、工业窑炉、民用清洁燃料等新市场。 

从成本优势分析,榆林煤品质独特,是生产兰炭的最佳煤种,也是投资的最佳渠道。兰炭装置每万吨投资在200万元左右,周期短、见效快、热能转化率高(80%85%)。 

榆林将坚持以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全面树立“用煤先取油气”的理念,大力推进榆林煤炭分质利用,创新干馏技术,全力打造榆林兰炭产业升级版。在积极开拓兰炭市场新领域的同时,加快技术攻关,提高兰炭产业附加值,提高煤气分质利用、煤焦油分质利用、面煤分质利用水平。(二)煤液化产业 

煤液化(煤制油)的主要产品是柴油、汽油、石脑油及其它化工产品。煤制油有三种技术路线,即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和煤油共炼,这三种路线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产业化运作方面,有成熟的发展基础和试验示范项目,互补性很强。煤制油技术有助于中国摆脱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能源安全。 

从市场空间看,世界石油开采量逐年下降,煤制油可填补这个“空位”。到2020年,我国煤制油规划将达到3000万吨。目前,全国在批、在建和已建成的煤制油产能约1300万吨,仍有1700万吨的发展空间。 

从效益层面分析,据测算,煤制油项目的效益可观,收益率在15%20%之内。煤直接液化项目每万吨投资60007000万元,间接液化项目每万吨投资约1亿元。如上马年产100万吨煤制油项目,煤价按350元计算,直接液化吨油成本为3300元左右,间接液化吨油成本为3600元左右。目前,柴汽油的市场批发价为每吨6000元以上。可见,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榆林将抢抓机遇,在神木、榆阳、横山、靖边、榆神工业区规划建设5个煤制油项目,到2020年,总产能达到50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油田。(三)煤气化产业 

煤制天然气是指煤经过气化产生合成气,再经过甲烷化处理,生产代用天然气(SNG)。煤制天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较高,技术成熟,是生产石油替代产品的有效途径。 

从市场需求层面分析,目前,全世界已投产的工业级煤制天然气装置较少,而中国的煤制天然气在规划产能层面居世界之最。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可能达到3000亿立方米以上,煤制气将有可能占到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3,与进口天然气(包括管道气和LNG)、自产气(包括非常规天然气)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加之,国家加大雾霾治理力度,“煤改气”项目将会有序实施,煤制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 

从效益层面来分析,1吨标煤可生产天然气410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的成本直接取决于煤价的高低。以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例,成本为1.17/立方米,每立方米比中亚天然气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价低1.23元。煤制天然气液化成本为2900元左右,比目前市场每吨液化天然气低14001600元。因此,在榆林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榆林将积极谋划,到2020年,在神木、府谷、榆神工业区等地规划建设3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产能达到100亿立方米;同时,将在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吴堡、子洲建设煤制天然气液化项目,产能达到500万吨。与此同时,将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醇、煤制乙二醇、甲醇制油、甲醇蛋白、甲醇制聚甲氧基二甲醚等一系列精细化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塑料产业 

塑料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目前,神木北元化工、米脂金泰氯碱厂聚氯乙烯年产能达到130万吨,市场占有率仅为7%;在建的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延长集团MTO项目,聚烯烃产能248万吨/年。 

从市场空间分析,塑料产品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013年,我国聚烯烃的需求量达到6000万吨,而产能为3000万吨,大量聚烯烃依靠进口。随着我国煤制聚烯烃的技术突破和工业化推进,产能将不断释放,必将有效应对进口依赖,逐步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 

从投资效益分析,榆林有煤、有盐,发展塑料产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以我市北元化工为例,生产一吨聚氯乙烯成本比中东部地区低约900元。考虑运输成本,综合成本低600多元左右。再以榆林榆横工业区年产60万吨MTO项目为例,生产的主产品聚乙烯价格按9838/吨,聚丙烯价格按9999/吨,年销售收入可达70亿元,税后利润为20亿元,投资收益率为14.76%,效益可观。因此,榆林发展塑料加工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榆林将按照“做强大基地、带动大加工”的思路,通过园中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力发展型材、异型材、管材、板材、薄膜、包装材料、日用消费品、玩具、墙板和地板等下游塑料制品加工业,形成以神木、榆阳、米脂、佳县为中心,以榆神、榆横工业区为重点的塑料产业集群。到2020年,形成300500万吨/年聚氯乙烯、500万吨/年聚烯烃、200万吨/年塑料制品加工,成为全国最大的塑料制品原料及加工基地。

               金属镁及其加工业 

榆林原镁产量从2005年起每年以超过30%的幅度递增。2013年,榆林原镁产量达33.2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3.24%,占世界产量的36%,可以说“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在榆林”,榆林已成为全球金属镁生产基地。 

从市场空间看,镁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减震性好以及易回收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3C产品、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国家工信部已将镁合金作为一种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列入新材料范畴。 

从成本优势看,榆林现有的金属镁企业均是利用兰炭尾气进行生产,尾气成本低,金属镁吨生产成本比周边的山西、宁夏低2800元左右,加之榆林电解铝产能达60万吨,就地加工镁合金优势凸显。

榆林将以集群化、循环化为路径,做大做强金属镁及镁合金加工产业,生产大截面型材、板材和压铸件,打造煤—兰炭—硅铁—镁—镁加工产业链、镁冶炼—铝—铝镁合金—器件铸造加工一体化的合金加工产业链,推动铝镁产业高端化发展,建成世界“绿色镁都”。重点规划建设府谷、神木、榆阳、横山、绥德等5个镁合金加工聚集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金属镁产量达到50万吨,镁合金深加工产能达到20万吨,电解铝100万吨、铝合金深加工产品30万吨,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现代特色农业及其加工业 

榆林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独特,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红枣等农产品优生区,且产量丰富,品质优良,国内知名。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三大比较优势:一是土地优势。榆林土地资源辽阔,北部风沙草滩区地广人稀,土地易整理,改造成本低。按照“山、水、林、田、路”的建设标准,每亩土地改造成本为50006000元。二是自然优势。榆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平均日照时数多达26002900小时,且榆林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夏季雨热同步,植物光合作用充分,有利于营养积累和产量形成。三是品质优势。榆林红枣、羊肉、绿豆、小米、马铃薯、荞麦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

“十二五”时期,榆林将坚持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化,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园区为示范,重点建设50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百万亩优质红枣基地,200万亩玉米高产基地,绒山羊、肉羊生产基地,300万亩小杂粮生产基地和8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陕西第二粮仓”。同时,加快发展红枣、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肉类加工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和品牌战略带动,实现农业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特色农业走上规模大、质量好、品牌优、效益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轻纺工业 

榆林发展轻纺产业具有较强的原料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榆林羊绒集纤细、轻薄、柔软、保暖于一身,被誉为“软黄金”,是理想的毛纺原料。2013年,全市羊绒产量1954吨,年末羊子存栏628万只。目前,全市拥有羊毛防寒服生产企业150多家,年产量达1200万件,占到全国羊毛防寒服产量的75%左右,并涌现出一批国家、省、市级优秀品牌,其中,羊老大、七只羊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榆林获得“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称号。 

未来五年,榆林将以陕西羊老大为龙头,全力打造羊绒羊毛产业集群基地,为我国西部乃至全国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整合现有纺织加工企业,组建12个毛纺集团,实施集团化运作、专业化生产、差异化研发、品牌化营销,打造西部特色轻纺企业集群。二是依托羊绒羊毛资源与区位优势及基地建设所形成的区域影响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羊绒、皮毛交易中心及服装物流商贸中心。三是依托陕北特有的羊文化和全国知名的榆林羊毛防寒服区域品牌优势,打造以羊老大为首的都市时尚羊毛服区域品牌与陕北羊文化相互交融的宣传中心。力争实现新增工业产值100亿元,创造就业2万人。 

针对以上重点招商产业,榆林将从土地林地供应、投融资支持、财税奖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对重大项目建设,要采取一事一议、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以奖代补等方式,为项目推进落地创造条件。同时,将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所有客商放心投资、安心生活、愉快发展、实现共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大规模转型
↓下一篇:农行:房地产市场现分化调整 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