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李和光用24年的时间缔造了一段商业传奇。
24年的时间,是吉林佳和集团由传统建筑业向建筑钢结构业、再向现代墙材设备研发和PC构建产品生产安装一体化嬗变创业的过程。
从一个小木匠到一个集团董事长,李和光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如今,他又把目标瞄准了住宅产业化。他说,他愿意做吉林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愿意为东北住宅产业化趟出一条路来。
李和光不是无的放矢,他为了实现住宅产业化生产已经足足准备了8年。7月4日、16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两次采访了李和光和他的团队。
追求:
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和光让人感觉很亲切,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如一个长者般有问必答。李和光把他的成功归结于幸运,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份幸运来之不易。
李和光年轻的时候做过木匠,那时候,当个木匠可以解决家人的温饱。李和光一边打零工一边学习,省吃简用,自费到吉林省建筑职业大学学习。1983年,李和光毕业后,到榆树市第七建筑公司担任技术员。1989年,李和光跳槽到榆树市建筑安装公司做副经理、总工程师,这一干就是11年。
2000年,李和光成立榆树市佳和彩板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吉林省佳和钢结构安装有限公司。如今,李和光不仅仅是一个集团的董事长,还是长春市绿园区政协委员。
在20年的时间里,佳和集团获得了无数的荣誉:绿色环保健康企业、百家诚信单位、吉林省诚信单位、吉林省最具成长性企业50强、小型巨人企业等等。
如今的吉林佳和集团拥有佳和钢结构安装有限公司、佳泓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长春佳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佳和建筑产业设计研究院、鑫佳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个实体公司。集团各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各类技术、经济管理人员99人,其中中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75人。
24年的时间,李和光完成了他和公司的华丽蜕变。
征途:
君子谋道不谋富
吉林佳和集团发轫于2000年一次创新尝试。这一年,李和光成立的榆树市佳和彩板有限公司承揽了有着“东北第一粮仓”之称的榆树市粮库建设,李和光当时尝试了仓拱形彩钢罩棚的建造。
李和光说,这次的成功让他在事业上找到了信心,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吉林佳和集团。2006年,李和光将目光瞄准了住宅产业化生产。现在,吉林佳和集团公司研发的两种体系:钢结构及框架结构外墙挂板体系和自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装配式体系。吉林佳和集团实现了“三个惟一”、“四个创新”、“五节一环保”:国内惟一引进芬兰技术消化吸收的企业;国内惟一和日本合作加强抗震防灾、并取得十余项专利的企业;国内惟一生产墙体材料和墙体设备又进行安装为一体的企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时、环保。
佳和与芬兰、日本、国内设备厂家共同合作研制墙板自动生产线,聘请技术专家指导墙板设备的设计、加工和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安装应用;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省建筑材料研究院、长春工程学院联合完成了行业标准、规程、产品试验、现场组装工法和技法的编制、研讨。走校企联合“产学研”的高科技之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消化吸收,佳和公司生产的墙板生产线投产后,可满足市场所需,达到自主创新,起到建筑工程及住宅产业向工厂化生产发展的示范作用。集团各分公司在钢结构、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拥有先进自动化制作、安装及质量检测一系列配套设备,形成了设计自动化,制作系统化,现场安装组合化为一体大规模程序化作业方式。
经过8年的酝酿,李和光的吉林佳和集团构建成了东北最大的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也是吉林省目前为止惟一可以实现住宅产业化生产的公司。
细节:
至广大而精细微
在7月4日的采访中,李和光正在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叶明的一个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的内容就是关于建筑产业现代化。会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了叶明处长。叶明说,吉林省住宅产业化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早晚要走的一条路。实现住宅产业化生产,不但可以提高建筑质量,也可以减少各个环节的成本。叶明会后参观了吉林佳和集团,并对吉林佳和集团能在吉林省率先走出这一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李和光说,过去盖房子以厘米计算,如果实现住宅产业化将以毫米计算,不但会减少建筑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房屋质量和标准。目前,吉林佳和集团在吉林省已经把产业化生产应用到工程当中,长春市绿园区基隆街的保障房作为全市的试点工程就是佳和集团一手打造的,这是吉林省第一处民用住宅实行装配式产业化生产的。同时,一汽汽研中心办公楼都是佳和集团建造的,实现了95%的预制率。
住宅产业化是一个方向,我们就是要当吉林省这个行业的领路人。李和光说,我们现在不但有这样的团队,也有这样的技术力量。佳和集团将集中一切优势力量,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努力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提升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积极延伸和完善住宅产业化产业链。
细节决定成败。李和光的企业哲学里处处渗透着他的创新智慧,创新好学是他的永动机,让他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想法。在李和光的二层板楼办公室里挂着佳和工程案例的图片,上面一条自上而下贯穿在外墙的黄色管子引发了记者的好奇,李和光特别高兴地说起了这个黄管子。这个是一节一节接起来用于从楼上运送建筑垃圾的,垃圾从黄筒的上口倒入,顺管落在地上,避免了扬尘和人力背运,既环保又节省人工。这个发明就是李和光自行设计,现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这个贴心的发明是需要长期在建筑工地上的人才能注意到的,同时也是需要一个不断琢磨经常改进的细心人来完成。李和光就是这样的人,每天4点就起床,工作到晚上10点。每天早上7点之前的时间他用来处理工厂事务,7点之后的时间就要奔赴各种需要他出现的场合。在为企业谋划长远未来的同时,他永远留心细节,想办法解决问题。
取舍: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李和光说,从创业到现在,几乎没有员工离开过。企业在稳定发展,人才流失小,不仅仅取决于李和光的人格魅力,更取决于他懂得取舍。
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李和光有着他的红灯理论和链条理论。李和光说,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必须从员工自己的个人人格和企业法人的人格方面要能够真正长期让人认同,才能让人产生安全感,让人能够可以共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自然人、一个法人企业长期稳定、持久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一个红灯也在冲,黄灯也在撞,乱来、乱求、乱取、乱拿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成功的企业。一个乱来、乱求、乱取、乱拿的人,也不会取得朋友、邻居、领导、下属、同事的认同。
李和光认为,集团的工作是由多个相关联的环节和步骤构成的,就像一个链条,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如果其中一环出了偏差,则直接影响到整个链条的运作。在一个完整的链条上,一个人再好,如果与上下链条衔接不上,或者生锈、断裂,或者出现偏差,也是无用的,也不能形成整体合力,整个系统就会瘫痪、崩溃,甚至导致全盘皆输。企业的扩张发展就像开车,除了踩油门,还要知道不时地踩踩刹车。如何控制风险,审时度势,正确、合理地利用手中的人、财、物,适度地掌握合理的发展速度,是民企面对诱惑时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稳健,对一个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