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3384111
首页>集团新闻

养老地产模式探讨与资本对接

发布时间:2014-09-22 11:27:04 编辑:行政人力部 来源:本站 阅读:973

运营了7年养老机构的北京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未来计划尝试重资产模式,原因是养老机构运营的艰难。汇晨的艰难也是众多投身养老地产、养老机构领域的企业共同感受。

8月13日,北京三里屯SOHO美尔之家会馆,由《中国房地产报·养老地产》和克而瑞养老发展中心主办、美尔中国协办的第二期中国养老地产沙龙——“商业模式思辨与资本对接”上,对于养老机构的运营之难,来自养老地产行业的嘉宾展开了深入讨论。

但此时的艰难探索意味着未来市场的分羹,“这个时候进入企业未来的机会会很大,一旦市场成熟,机会就窄了,所以要坚持。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亦会支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秘书长江书平指出。

需完善消费环境

“企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看到养老人群大数据就心花怒放,看到自己的投资和销售情况就想撞墙,这就是现在做养老地产的一个现实。”联想控股安信颐和总经理赵军直言不讳表示。

现实情况的确如此,尽管老年人递增数量、床位缺口、消费潜力估值等数据刺激着市场,但这些需求却没有在养老机构层面得到体现。也正是如此的市场状况,北京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勇表示,“希望企业投资要慎重,不要被表面的繁华迷惑”。

有效需求无法激活,与市场完善、社会氛围、保险制度建立等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老人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相关。

在老年人支付能力尚未建立起来之前,回收周期长、微利的养老地产更应该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存模式。

金融创新模式频出

“运营艰难情况下,以房地产开发平衡养老机构投资成本的做法无可厚非。”参与中国养老地产沙龙——“商业模式思辨与资本对接”讨论的与会嘉宾认为。

以北京太阳城集团为例,其之所以在多年不盈利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一个重原因,就是房地产开发,其以70%销售、30%自持的模式成功地推动了养老机构的发展。

另外,去地产化的轻资产模式亦可以发展,以汇晨养老机构为例,其以服务获得盈利的模式在7年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市场拓展,王志勇也认为轻资产模式便于复制和规模化。但这一模式的前提是重资产投入部分由国家买单。

这也表明,国家支持及地产输血仍是养老地产发展的基础。如何才能自我完善发展呢?

与会嘉宾认为养老地产与资本的对接将是其自身发展的路径。

目前,复星集团、远洋等企业已与保险资金对接合作;泰康、中国人寿等险资也在以保险产品的形式推动养老地产的落地;信托、基金则在伺机而动,一旦商业模式成熟,它们将杀入这个市场,成为市场的中间力量。

“养老地产一定要走金融化道路才能实现发展,我非常期待养老地产金融创新模式的出现。”北京东方龙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杉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银行恢复首套房贷折扣 多有附加条件
↓下一篇:新一轮户改启幕 二三线楼市将率先受益